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山东各大高校主动担当,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或发挥自身医疗优势,冲锋一线,抢救患者;
或发挥科研优势,科技攻关,贡献智慧“大脑”;
或发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
或凝心聚力,发动校友组织,调动社会资源、支援战“疫”物资……
大学之用,此刻彰显。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山东中医药大学两所附属医院,共计已有48人奔赴湖北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学校的青岛中医药科学院,科研人员在筛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方药及有效成分方面进行科研攻关。校园内外,还有很多师生,也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48名医护人员
走上湖北抗疫战场
到2月26日,在湖北黄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贾新华已经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第一线待了整整一个多月。作为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队长,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黄冈版“小汤山”医院,接收第一位病人,送第一位治愈病人出院……贾新华见证着山东医疗队工作的一步步进展,也看着一批批新同事的到来。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山东派往湖北12批医护人员,其中有48人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两所附属医院。
贾新华代表山东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队员发言。学校供图
“这是我的专业使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战“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中,王世浩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一位报名的,面对疫情,他首先想到的是身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的责任。
在湖北,这些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医护人员与同事们一起实践着抗击疫情的“中医方案”。“作为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我就是医生队伍里的一名特种兵,专业上精干有力,行动上迅速高效。”邱占军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队长,自2月2日抵达武汉,二十多天里看着一个个病人痊愈出院,邱占军收获的是欣慰。
在山东中医药大学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中,每一个人都用行动书写着自己的抗疫故事。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邱岩来说,也是在用行动守护着自己心中的一份责任。2月3日,在战“疫”的第一线,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8名医护人员写下了入党申请书,邱岩也是其中的一员。
教授夫妇为湖北
捐赠5000副医用手套
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52岁的院长杨继国教授和妻子刘源香时时关注着疫情发展。“我们也是医务工作者,都想为战胜疫情做一份贡献,只是年龄偏大,根据规定没办法走到一线了。”杨继国说。
刘源香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的大夫,从疫情发生的时候起,她的心就一直在纠结着。在大年初一,当医院发出在医院内部征集到发热门诊值班医生的时候,刘源香第一时间报了名。身为一名医生,她总想走在最前线,但因年龄原因没能入选,成为她深深地遗憾。
“每天通过新闻看到奋战在湖北战‘疫’第一线的同仁们,我们想要分担一些。”杨继国说,得知湖北鄂州二医院缺少医用防护物资时,他通过自己的资源四处联系,想要购买一批防护服捐给前线的医护人员。“只可惜,费了很多功夫,也没能买到,最后联系到一个生产医用手套的医药企业,买了5000副医用手套。”杨继国说,夫妻二人委托医药企业将物资送到湖北,当医院确认物资合格后,夫妇二人才安心。
“这算是我们为抗击疫情所做的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这也是作为大学老师和医务工作者的一份责任。”杨继国说,这既是表达自己对抗击疫情的一份支持,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以身作则,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一种医德的教育。“作为一个医学生,既要学习医术,也要培养医德。”
做战“疫”志愿者
大学师生在行动
2月26日一早,家住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办事处裴家庄村的裴赛楠再次走到了村头的疫情防控点,开始了新一天的战“疫”志愿服务。裴赛楠是山东中医大学康复学院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
“前段时间主要是在村委会帮着操作电脑,整理村民的户籍及身体状况资料,这几天看村头的人员少了,才到这里来。”裴赛楠说,原本她应该在医院实习,但疫情把她挡在了家里。“医院里有些医护人员一直在战‘疫’的第一线,我上不了一线,在家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院平时也组织一些进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学生放假在家,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做一些志愿服务,也是一名医学院学生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崔国军说。在这个假期里,仅在康复学院就有23名学生在从事各种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宋婧杰说,在这个假期,包括她在内的14名心理咨询师队伍也没闲着,第一时间开展起了疫情相关心理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工作。“在疫情爆发的时候,人们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问题,也会产生焦虑等不良的心理问题。宋婧杰说,在她们刚开通不久的“加油驿站”群中,已经有了800多名师生,大家在里面开展各种主题性的线上活动。“在这个假期里,‘加油驿站’让每个人都心相连。”宋婧杰说。